別再用舊思維管理部屬了!「帶領」年輕世代,主管們該有的認知
很多人對年輕世代一直有著固定的刻版印象:草莓族、媽寶、自我中心、無挫折容忍度等。這或許是事實,但難道他們沒有我們所沒有的優點嗎?若用同樣的標準來評核我們自己,我們是不是也有著相同的狀況,只是沒有被放大檢視而已。
老師常愛批評學生愛遲到,可是也有很多老師上課也是常遲到。前陣子有教授在抱怨,學生在連假前後不來上課,但在臉書上卻不斷出現出遊打卡的照片動態。但若我們自省,也有些老師不也是如此?連假前後也調動課程,或用考試、作業等方式來延長自己的假期,只不過沒有在臉書打卡而已。
或許這一輩的我們該思考的是,當我們在抱怨學生愛翹課,上課打瞌睡;可是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活,誰沒年少輕狂過,只不過環境背景不同,對每個人期待也有所不同,但我們卻可能用了相同的標準在評斷不同環境背景下的人事物。當然,在這裏,我不是要評論是非對錯,誰對誰錯的問題。
而是假如我們得一定面對這個年輕族群,我們要思考的應該是積極面對他們,好好管理他們,善用他們的優勢,而不是只看到他們的缺點,整天消極的抱怨。因為抱怨解決不了問題,抱怨只會造成更大的溝通障礙,擴大彼此的鴻溝。
現在的年輕世代,在資訊科技與環境改變的衝擊下,有著不同的工作價值觀,不同的思維。 他們肯努力,但他們努力的成果希望馬上被看到,被獎賞。 他們認為埋頭苦幹,苦幹實幹必有出頭天的時代已經過去;但會被批評只想一步登天。他們會展現對權威、輩分、倫理的不尊重,希望實力決定一切;但會被批評不懂得敬老尊賢。
他們有著無法控制的坦率與真誠,直來直往,有話直說;但會被批評不懂得禮貌、不懂得溝通技巧。他們自我,但不會冷漠;很聰明,卻又藏不住;但會被批評太過自戀。他們作夢的能力比行動能力高,往好處看是有創意肯創新;但會被批評不腳踏實地。他們享受自由,不喜歡受到法規的限制;他們不希望被人管,但希望有人帶。
看事情有不同的面向,端看你看到了甚麼?我上課常會問學生? 誰是好的領導者:..詳全文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