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位卡奴跟我講他撐不下去了,我很好奇他是怎麼變成卡奴的?原來他是過去貸款買了汽車、房子、家具等,每月固定負擔就要五萬多,而現在突然失業沒了收入,所以只好用現金卡先刷再說,可是這招也「擋不了」幾個月,而且利息好高,簡直雪上加霜。
【從奢到儉,再難也要做】
另有一位失業的朋友,他搬離台北回到鄉下去住,他說自己每月花不到五千,因為吃自己種的菜,住自己的房子,改騎腳踏車,雖然生活的品質差了一些,可是總比那些被貸款壓的死死的人好多了吧?
包括我在內很多人都是「率性」的,因為收入還不錯的時候,就大膽買了汽車、房子,看到喜歡的東西,若能先刷、能分期付款的就衝動的買下,可是大家都沒想到萬一工作飛了、收入沒了,怎麼辦?
有一位年輕人原本薪水只有四萬,他在跳槽應徵時騙說自己以前有五萬多,結果新老闆就傻傻的用六萬的高薪挖了他,這位年輕人因為收入多了,女朋友就逼他結婚,結果就在結婚前半個月,他被老闆發現「能力不夠」,而且又謊報過去收入,立即給予開除,這下子可真慘到家了,結婚前才剛貸款買了家具、房子、汽車,一個月要三萬多,他真的是要跟新婚妻子搬到卡奴俱樂部去住了!
【觀念都知道,卻想不出辦法】
除了公務員之外,在民營企業上班的人,不要說新員工隨時有「試用不合」的隱憂,現在的局勢連資深員工都要擔憂被資遣,我這不是恐嚇的話。
例如零售業市場遭遇10年來首度的低成長率,很多供應商還反而呈現負成長,而且業績就算成長的企業,利潤也不如以往;原因就是台灣整體的消費能力下滑了!成本提高了!
最近很多報導提到台灣正走向M型社會現象,也就是說原先佔比最高的中流階層(小康家庭)的收入一直往下降,都快變成下流階層(一級貧戶)了。
很多上班族還不夠警惕,以為年資久加上努力就能夠一步一步往上爬,現在這種安分守己的心態已經很難得到好報應了。
「自己養自己吧!不然誰給你工作?」個人工作室的蘇活族因應而起,可是大多數人在家裡發呆「想辦法」,空有好觀念卻無計可施。
【縮衣節食,等待雨過天晴】
我輔導的企業還存活的都慶幸「還好有大陸市場可以做」,有一上櫃公司他們原來有一半業績來自島內消費市場,現在的業績九成都在大陸了,雖然台灣員工少了,但是他說若不過去大陸,台灣事業全收起來,資深員工更慘,一個也無法活。
昨天我跟他開會,他說到有一個同業因為是忠實的綠色高層黨員,死都不肯到大陸設廠,現在企業近乎停擺,而這位老闆什麼事情都不幹,只會罵:「都是老共害的!」真奇怪!就好像一位失業的人,你罵政府有何用?上街靜坐罵一罵吼一吼,就會有工作掉下來嗎?
人生起起伏伏,就跟股票市場一樣,當你情勢低迷的時候,你就當成自「中場休息」養生的好時機,趕快「敲木魚」修練去,而且要保持高昂的信心,始終不氣餒,每天晚上樂觀的等著明天的太陽升起來。
沒飯吃的時候,就不能藉機減肥嗎?沒事幹的時候,就不能去運動來健康養身嗎?怎麼可能發呆?吳氏文章看了沒?
歡迎前來拜訪 「吳建宏顧問的臉書」
(不想讓訓練很無聊的人資訓練人員,請直接點選這裡!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