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財務報表公佈了!X公司遭遇歷年來最低利潤率紀錄,董事會召開檢討會議,其實他們的業績金額並沒下滑,還是成長了10%,在同業中也是最亮麗的,可是淨利率卻是從10%摔到了6%,因為是破紀錄,所以特別緊張。
【你能否存活?還是被淘汰?】
根據我個人的情報收集,目前每天在大陸的國人至少超過百萬,甚至有人說高達兩百萬,這裡面包括超過一半的「常住者」,最大的問題是這些人都是消費力很強的「中高階層」,所以當然會影響到台灣的消費市場。 例如我一位朋友他過去在台北經商,每週至少有三晚的交際應酬,我算過他每月這方面的消費超過三十萬,可是他現在好久才回來台灣一次,各位想也知道這種人要是有一萬人,那麼每月台灣就要減少三十億,可不可怕? 台灣的消費力減少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,但是面對這種情勢,總是要因應,我不認為「無可救藥」,所謂「有法有破」,就怕你沒本事!
總體消費力減少,一定會讓許多企業活不下去,那麼你就要思考你是否在其中之一?如果你能存活下來,你相不相信競爭者「變少了」?而你也更好做了!所以你應該避免自己成為這一波時代巨輪滾過中的被壓扁者,是不?
【你要變大?還是變小?】
有位董事成員要求總經理開始降低成本,包括裁減人員、減少廣告費,反正就是要求「降降降」!我問他:「降低成本可以省多少?10%或是15%?這樣是多少?自己可以先算一算,你就知道你一年可以因此而多賺多少錢,這個數字你滿意嗎?你覺得你缺這些錢嗎?」
我真的很想再問一句話:「你們缺的是競爭能力?還是這些錢?」我記得台灣早年的計程車都是中古車,不然就是最便宜的國產陽春小型車,因為這樣子「最省成本」,也最能創造最佳投資報酬率。
後來有「先知」突然開竅想到:「為何我不能採用最新、最好的大型車來提升我的競爭力?」果然這一股「積極向上」的風潮延續至今,現在的計程車司機都說:「客人好精明,不是好車他們不上的,舊車根本沒有存活機會。」
【你要往上?或是往下?】
我最近去了幾趟上海,他們的婚紗公司價位不輸台北,而且越貴的生意越好,包括牛肉麵,一碗居然賣到一千元台幣,簡直就是王品台塑牛排麵。
淨利率不符合預期水準,可能是開銷升高了,也可能是業績不夠高,所以你可以「降低開銷」,也可以「提高業績」來搶回淨利率。
一個企業可以縮衣節食,更可以減少一半規模,這樣你就可以活了,但你真的要宣布「退後防守」嗎?你覺得一直退,就可以保命嗎?
當員工發現老闆一直往後退的時候,你覺得他們會先逃命嗎?沒了他們你可以活嗎?你也別奢想可以「小小的做,賺少一點」。
我說一句真話好了,你原本賺一千萬,你覺得自己賺五百萬就夠了,可是員工他願意呆在「越來越小」的公司發展嗎?
再投資「往前攻擊」,沒有人可以保證穩贏,但是不再投資「往後退守」就等著萎縮、不成人形吧!你確定接下來要這樣活下去?還是要有尊嚴的拼下去?
歡迎前來拜訪 「吳建宏顧問的臉書」
(不想讓訓練很無聊的人資訓練人員,請直接點選這裡!)
|